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年度回顾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

时光荏苒,岁序更新。回首过去的一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邀请了许多国内外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前沿科学智慧


本期文案,博文君将带你一同回顾17场精彩纷呈的大师讲堂。


01

展望2018年中国市场

2018年1月11日,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受邀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与大家分享了他对2018年中国市场的分析和展望。刘明康教授还是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理事及杰出实践教授。


他指出,中国正在变得更好,但仍处于其“漫长的软着陆”道路上,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企业的营商环境。长远来看,提高生产力的改革,尤其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02 

太阳能燃料光催化材料

2018年2月6日,材料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邹志刚教授受邀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讲座的主题是“太阳能燃料光催化材料”。


邹志刚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他和他的团队开展的相关研究项目中有关太阳能转换的发展。利用太阳能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概念已从观点层面发展到技术层面的评估。全人类的生活要持续,就要开发新的清洁能源,而不是继续使用对能源和环境有沉重负担的化石燃料。



03 

平台经济学:商业模式与竞争策略挑战

2018年5月21日,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ean Tirole教授受邀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分享了有关平台经济学的内容。


因在“市场力量及管制”分析方面有卓越科研成果,Jean Tirole教授于2014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称赞他是“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Jean Tirole教授现任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图卢兹高等研究院(IAST)执行委员会主席。


在本讲座中,Jean Tirole教授分析了平台的商业模式并研究了竞争监管当局应如何应对这一新的环境,从而推进创新,而不是抑制创新,最后探讨了隐私相关的问题。



04 

纳米发电机

2018年7月20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和创始所长王中林教授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与我们分享“用于自供电系统,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蓝色能源的纳米发电机”的有关内容。


王中林是国际公认的纳米科技领域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讲席教授,Hightower终身讲席教授。他是首位中组部“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团队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创始所长和首席科学家。


王中林教授阐述了基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网络,用于收集海洋波浪能量,探索其作为可持续大规模电力供应的可能性。纳米发电机(Nanogenerators, NG)首先开发用于基于压电效应和摩擦起电效应的自供电系统,用于将微小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应用范围包括物联网、环境/基础设施监测、医学、环境科学和安全。



05 

科学研究中的协同效应与深·新·信

2018年8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振峰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向我们分享了“科学研究中的协同效应与深·新·信”。


席振峰教授现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中国科学院分子识别与功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学术委员会委员。


席振峰教授结合研究室双金属有机合成试剂化学的发现与发展,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重点介绍了研究室生活与科研文化的核心:协同效应,以及研究室坚持的科学研究方法——深·新·信。



06 

中国期货市场的建设与特点

2018年9月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姜洋博士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做以“中国期货市场的建设与特点”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举办。


姜洋博士指出,中国期货市场具有自身特色:由政府主导推动建立的市场;价格“双轨制”;散户多、合约小;先交钱、后交易;全球绝无仅有的“穿透式”监管的市场。“我们现在要逐步选择更多的产品向国际投资者开放。如果全球相当一部分都用人民币计价,一些国家持有人民币的需求就会增加,这样对人民币国际化会有非常好的前景。”




07 

从系统辨识到(深度)学习与大数据

2018年9月7日,IFAC最高荣誉Quazza Medal奖获得者Lennart Ljung教授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向我们分享了“数据科学:从系统辨识到(深度)学习与大数据”的有关内容。


2003年,Lennart Ljung教授获得了IEEE颁发的Hendrik W. Bode Lecture奖,并于2007年获得IEEE控制系统奖。 2002年,Lennart Ljung教授获得了IFAC最高荣誉Quazza Medal奖,并在2017年获得了IFAC的Nichols Medal奖。


数据科学包含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等主要的研究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与数据科学相关的学科和概念有许多,Lennart Ljung教授使用了系统辨识- 使用数据科学构建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 - 来进一步说明和解释这些基本概念。



08

大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2018年9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邀请到著名社会学家、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教授做客大师讲堂,与大家分享“大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金耀基教授是台湾大学法学学士,台湾政治大学硕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哲学博士。他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新亚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他于一九九四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七十年代,金耀基教授曾到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研究,八十年代被聘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访问教授。


金耀基教授讲解了中国现代化的三个主旋律,其中的重要特点是学术文化的变化:古代中国有考四书五经的科举考试,古代西方有圣经;而到了现代,一言以蔽之,注重科学。



09

机器学习引起通信系统设计的新变革

2018年9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邀请到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Andrea Goldsmith教授,与大家分享“王者归来 - 机器学习引起通信系统设计的新变革”。


Andrea Goldsmith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机器学习(ML)的通信系统设计方法。讨论了机器学习在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场景,尤其是在毫米波和分子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10 

电子仪器中的黑科技

2018年9月17日,斯坦福大学教授Thomas Lee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做以“电子仪器中的黑科技”为题的演讲。


泰克公司是如何制造出带宽是其竞争对手三倍的示波器?威廉·惠利特(Bill Hewlett)设计的文氏电桥(Wien bridge oscillator)有什么隐藏了长达二十年的关键性设计缺陷,他的错误对现代振荡器设计师有什么教育意义······仪器工程师设计出了很多“黑科技”往往不被圈外人所熟知。Thomas Lee教授在讲座中通过实际案例为我们科普了许多电子仪器和其背后的故事。



11

量子宇宙物理前沿和空间太极计划

2018年10月15日,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教授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同我们分享了“量子宇宙物理前沿和空间太极计划—21世纪基础科学革命的突破口”。吴岳良教授还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吴院士的发言给我们启迪,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宇宙的起源、暗物质和暗能量以及引力的本质。



12

超灵敏传感和纳米光波导研究

2018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徐红星院士受邀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做主题学术讲座“量子宇宙物理前沿和空间太极计划—21世纪基础科学革命的突破口”。


徐红星院士向在座师生介绍了纳米间隙电磁增强效应的发现,以及单分子拉曼光谱、亚皮米纵向距离分辨等超灵敏传感方面的研究;报告介绍了纳米波导等离激元传播的物理机理和调控机制,以及在纳米波导网络中实现光子路由器、完备的光逻辑、半加器和光逻辑的级联等方面的研究。



13

自主系统—严谨的架构描述

2018年10月19日,图灵奖得主Prof. Joseph Sifakis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带来了一场题为“自主系统—严谨的架构描述”的学术报告。


Prof. Joseph Sifakis是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及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曾获得法国国家勋章以及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并于2012年获得了达芬奇奖章。


他表示当今物联网的愿景是实现“自主”,即将智能服务更好地集成与系统,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



14

分析学、数据科学和仿真

2018年10月26日,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Peter W. Glynn教授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与我们分享“分析学、数据科学和仿真:机遇与挑战并存”。


Peter W. Glynn教授是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Thomas Ford讲座教授,电子工程系客座教授。


Peter W. Glynn教授主要探讨了在未来十多年愈发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数据、建模和仿真在各决策平台中紧密融合,仿真在改善决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运用仿真技术,我们需要新的研究性方法论。



15

理性地认识人工智能

2018年11月29日,中科院计算所(ICT)首席科学家李国杰院士受邀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与我们分享有关“理性地认识人工智能”的内容。


李院士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院长,中科曙光公司董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李院士首先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说明人工智能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接着,他解释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指出人工智能的复兴标志着信息时代进入智能化新阶段,但不是进入新的“智能时代”;最后,他澄清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含义,论述人工智能为什么是数字经济的“领头雁”。



16

数学的价值

2018年12月11日,著名数学家张恭庆教授受邀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给我们带来了主题为“数学的价值”的主题讲座。


张恭庆教授是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曾任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数学与应用数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张教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介绍了数学的概念,“数学结构”与“数学建模”的重要作用。同时说明了数学在科学和人类思想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进一步介绍数学的文化和思想方法。



17

虚拟现实的今天与明天

2018年12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教授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做以“虚拟现实的今天和明天”为题的演讲。


赵沁平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主任、中国仿真学会理事长、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逻辑等方向的科学技术研究。

 

赵沁平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虚拟现实在军事、制造、航空航天、医学、教育、体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应用,并向大家展示虚拟现实+对各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他分享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形成的新的虚拟现实产业生长点的见解。



2018年,我们聆听了17位大师的分享,了解了平台经济学、数据科学、中国教育现代化、量子物理、虚拟技术和数学等领域的前沿科学。


带着收获,新一年的求学之旅,我们准备好了。




点击下方链接,浏览更多精彩

2018年度回顾 | 港中大(深圳)中国文化大讲堂、中大名师讲座

朱门春到 紫气东来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携全体师生祝大家新年快乐

知否知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建筑是这样的


图片及内容由港中大(深圳)传讯与公关处(CPRO)提供

资料整理:郑冰倩(2017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

排版:姚栩童(2015级经管学院、逸夫书院)

排版:张欣怡(2017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