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疯子计划|加号:一个简单的作品

| 企划前言 Introduction |


2022年,广州设计周发起“疯子计划”创作者项目,旨在挖掘对设计、艺术、美学等事物热爱到骨子里、坚持做到极致的一群人,以媒体专题、驻地艺术创作、IP联名等形式,表达对于热爱的执着、专注、认真、全身心投入的信念感。疯子是这个时代的“热爱者”,越“疯狂”,就越“热爱”。


CRAZY PLAN

“疯子”人物


2013年,寸土寸金的广州

他租下一个旧煤场

在闹市不开餐饮食肆

反而建了个草根美术馆

筹建5年,花期只有228天

2022年,草根美术馆被拆迁后的第四年

他又在城中村里建了另一个美术馆

他称自己为跨界艺术家

可在别人眼里,他更像个疯子






他叫李嘉豪,人称“加号”(Koho Lee),是柱·美术馆和另一个美术馆的创始人。空间艺术家、视觉艺术家、时尚摄影师、音乐爱好者......这些都是这位才华横溢的跨界人士身上贴着的标签。
从事了十年的商业摄影,加号从摄影师的视角了解和研究空间艺术,在阅览众多大师的经典作品后,他发现许多建筑灵感与他的信仰十分接近,加上自己对“极简”的喜欢和理解,心里产生了一种疯狂的创作冲动——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建造他自己的空间。



#01

建一座注定消失的建筑



柱·美术馆是他第一个实验作品。
筹备3年,建造2年,他把一个废旧的烧煤厂改造成了一个大型空间艺术作品。2018年2月3日至9月13日,在这短短的228日,柱美术馆成为许多展览、美术活动以及音乐节的选址;成为热爱艺术的亚文化青年们一个栖息之地;成为年轻艺术家的一个自我展示空间;成为当地许多人近距离了解和感受艺术的一个地标,在政府强制拆迁的一纸告知信后,又变回一座废弃的建筑。



改造前的烧煤厂


改造后的柱·美术馆



“这个作品它存在的时间不重要,完整很重要。当我的作品完成之后,我认为后面产生的结果都和我没关系。”从一开始就知道未来整个园区会被规划为广州的CBD,旧煤厂被拆除的可能性极大,因为加号认为在生命中值得去做这个事情,他还是执意去创作这样一个艺术空间。


柱·美术馆以往举办的部分艺术活动


柱·美术馆以往举办的部分展览



同样是旧厂房改造,上海的艺仓美术馆幸运地因为成了深受上海市民喜爱的艺术地标而被保留,但是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打造的柱·美术馆只能在2018年的广州昙花一现。有人不解、有人诧异、有人惋惜、有人认为这是一场自导自演的行为艺术,而这些感受和观点都不在加号的逻辑里。以终为始,他心里建构着属于他的下一个作品,像剧情落幕的演员,评价和发声留给座位上的观众,自己奔赴下一场演出。


人们在柱·美术馆墙体上留言告别




#02

做一场不被定义的实验

柱·美术馆被拆了,那就建另一个美术馆。这是另一个美术馆创作的初衷,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在国外或者北上深能看到有艺术家把废弃厂房改造的空间,把工业和艺术融合的大型空间艺术作品并不奇怪,但是在广州,先锋性、实验性建筑较少,这也是加号做柱·美术馆的原因。没有作品,就无法向别人证明自己可以创作建筑空间。柱·美术馆被拆了以后,加号觉得自己应该再做一个。
这个高楼大厦林立、餐馆酒肆遍地的场域,它好像缺少了点东西,缺少了提供精神食粮、满足文化需求的一隅之地。他的作品可以是规则的一个突破口,创作自己的作品,就是一直在和固有规矩做一个不同的碰撞。



另一个美术馆位于广州番禺区,是由万星光年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普丹先生和柱·美术馆创始人加号先生共同投资兴建的民营美术馆。



建筑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一个沉浸式的空间,是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对于加号而言,建筑是一个巨型的雕塑,另一个美术馆就像是他一点一点亲手捏造的巨型艺术雕塑。对自然界、对人性、艺术的热爱,这些所有链接在一起的最底层的逻辑构成了另一个美术馆的创作灵感。如果用具象的方式去形容,就是沙漠和冰川。冰川融化、沙子飞舞、日光辉映时浑然天成的造型和线条给予了加号在建筑外形上的灵感。



建筑设计以富于变化的线条和几何形体打造整体及塑造细节,展示设计师创作思维轨迹及创作观念突破时代、空间界限的集合具象,“融汇与突破”的设计理念。



虽然另一个美术馆叫美术馆,但加号不认同这种界定,他认为这是一个实验。另一个美术馆只是加号对建筑启蒙的一个初步的感受的一种转化。这是一种语言的转化。有些人喜欢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人喜欢用歌唱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加号想用自己的作品行为去表达自我。
别人对他的作品贴的标签、下的定义、做出的价值判断,他一个都不接受;别人对于他模仿建筑大师手法的质疑,他不介意,也很坦然。艺术的直觉、创作的冲动、志趣相投的合伙人,辅以满腔的干劲和时间的打磨,另一个美术馆,就这样诞生了。





另一个美术馆以当代艺术实验、跨媒介研究、艺术乡建、全球性视野为发展导向,关注美术馆艺术生态与区域性文化包容共荣的可能性,当代艺术观念在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新艺术语言表陈的发展性,以及当代艺术在新科技领域、数字新媒体媒介、新生代艺术家群体中发展的革新性。
美术馆将构建多样性展厅系统及展示丰富多元的研究、展览体系,开启现当代艺术常设厅、当代艺术特展厅、多媒体数字艺术特展厅,与多家艺术机构及跨行业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持续拓展国内外公共艺术项目。




#03

造一个不被看好的梦





隔行如隔山,造梦除了满腔热血,还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艺术的直觉和创作的灵感不能让加号凭空建造一座大型建筑,非科班出生的他需要打破专业知识壁垒、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让心中的艺术落地。


加号的设计手稿



跨界的知识、建筑的逻辑,光是学习,加号就花了6年以上的时间。当抽象的概念被转化成一个具体的建筑项目,施工图纸谁来画?建筑力学怎么应用?实际操作流程谁来演示?这些施工建造的难点和问题只能由加号和他的团队自己去解决和克服。


大到施工流程的整体规划、小到图纸、模具试验、墙体塑型等环节,加号都陪着团队亲力亲为。长期驻扎在工地日晒雨淋,如果想要去现场找到他本人,参考以往的艺术形象照怕是不行。






「关于疯狂,关于梦想......
这些,就让他自己说吧。」

▍ 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跨界艺术家,为什么觉得自己可以做这么大的一座建筑?
加号:这是我最想分享的。恰恰是因为这个直觉,我做这个事情恰恰是因为这个疑问。用常态思维形态去思考就会形成这样的观点和疑问,所以我就是要用我的行为告诉你,我可以做建筑。
很简单,因为我没有这些包袱,我没有这些逻辑结构,我去编排,才会有新的可能性。所以跨界才是好玩的东西。我在感受建筑的语境,同时超出建筑的语境之下去做的这个事情。要突破,那我就必须要换一种工具,换种思维方式,用音乐家的思路去做建筑,用艺术家的思路去建筑,用哲学家的方式去做建筑,用自然界生态的纯粹的逻辑做建筑。这是一种直觉。


▍ 建造另一个美术馆的过程如此困难辛苦,想过放弃吗?
加号:如果我要这么想的话,那肯定是苦的,你看我这四年又累又负债,快把整个家底都投进去了。但是我不是用这个逻辑去思考的。
我认为生命中创造一件事情,就是一种对自己的挑战,就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除了生命之外,其他对我来说其实都不叫苦。因为我信仰感很强,你们可以把我这个事情当做一句诗歌或是一个思想的输出,活着就是为了输出、去思考这个存在的关系,所以可能没有考虑太多其他东西。我觉得好像一切都是值得的,我起码没浪费过十年的青春,可以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一个很好的加号。


▍ 作为一个私人美术馆,另一个美术馆是怎样运作的?
加号: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上的美术馆。许多常规商业模式下的美术馆往往能通过好的内容和运营方式,在保持自己专业、高雅的调性同时广为人知。但我和我的合伙人刘普丹先生想要用另一个美术馆来实验、探讨美术馆自运营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在当下大家对于大众美育、对于艺术审美高度关注和期望的大环境下,我们是不是可以一己之力去做一个先锋和示范,这是我们希望通过另一个美术馆这个载体来不断探讨、不断启发、不断实验。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会通过美术馆的商业运营来维系基础的运营成本:出租场地,举行品牌发布会、时装秀、婚礼、平面影视拍摄......在内容板块,我们会以音乐剧场、多元的艺术家创作平台等定位吸引更多热爱艺术的观众参与,转化消费;同时寻找更多优质的公共艺术项目免费开放给公众。除了专业性,学术性的同时,也要扎根生活,活在当下,通过增加商业运作,探讨美术馆自运营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比如,我们跟广州设计周的合作也是一种新模式的实验探讨。另一个美术馆是广州设计周发起至今十七年第一个授予“永久分会场”的场地,未来会在这里实现更多设计与艺术、设计与生活美学融合呈现的展览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品牌、新的艺术家与设计师加入,是个特别有趣的过程。


▍ 你觉得你是一个疯狂的人吗?
加号:对,相当疯狂。没有,我很正常。(笑


▍ 谁都想疯狂,凭什么你能疯狂?
加号:你们找那么多借口真无聊。是你们自己不疯狂而已,没有那么多的受限和阻碍。是你们自己疯狂得不够坚定,你们自己犹豫了。可能你觉得自己很努力,但其实你不够努力,可能你觉得你以及很疯狂了,但在别人眼里不够疯狂。
但是,除了实现心中的疯狂,我还是得努力去兼顾家庭。因为所有的行为都是爱去支撑的,年纪越大,越觉得爱很重要。你不能因为你的执着去丢弃你的家庭,所以我首先要兼顾到家庭的部分,做个好丈夫,做个好爸爸。在这个基础之下再去努力疯狂挑战自己的极限。我的内心有很柔软的部分,我可能是一个有爱的疯子,是一个很温暖的疯子。我今天尽量朝这个方向去走。


▍ 这些年在疫情大环境的影响下,也许很多规划不能如愿进行。如果重新再来一遍,还干吗?
加号:这才是我造梦的第二个作品。我不会放弃的,我会干票更大的。


▍ 你觉得你更像一个建筑师还是艺术家?


加号:我现在更像一个包工头。




几年复几年,建了拆,拆了建

加号用他们亲手建造的两个作品

向世界证明跨界艺术家也能做建筑

也许加号和刘普丹心中疯狂又执着的梦

无法被大众理解

但当我们走进他们的另一个美术馆

或许也在欣赏着和他们眼中一样的风景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疯子计划》详情!



· END ·






扫码关注

广州设计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2广州设计周商务合作书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州设计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